• 首頁
  • 關於公義
  • 網站連結
  • 公益看板
  • 聯絡公義
  • 首頁
  • 新政府即將上任 台教會提出「直面政治難題,台灣得以新生」建言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新聞分類
  • Uncategorized
  • 鐘  聲
  • 國際要聞
  • 政治外交
  • 地方綜合
  • 財經稅務
  • 生活休閒
  • 學者觀點
  • 專家看法
  • 公義廣場
  • 美哉台灣
    • 語言文化
  • 圖畫天地
  • 文教體育
  • 人物側寫
  • 警民之間
  • 主編精選
服務專線
政治外交

新政府即將上任 台教會提出「直面政治難題,台灣得以新生」建言

5 月 18, 2016

【記者趙學鑫/台北】準總統蔡英文即將於後天(5/20)就任,台灣教授協會今(18)日發布「直面政治難題,台灣得以新生」的政治建言,建議新政府必須建構出應變策略,且所有的應變行動都必須以「獨立建國」為目的,並遠離中國併吞的設局與結構。

台教會指出,2016年中國國民黨的大敗顯示了台灣將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這是一個不可逆的歷史前進動力,新政府必須前瞻性地理解,並對法理和事實之間的距離進行政治改革。憲法乃國家根本大法,經緯萬端,憲政改革不僅是政治工程,也是激發台灣人民共思願景,並透過民主程序達成共識的過程。台灣在險峻的國際政局中,該如何達到「制憲立國」的最終目標,有賴政府部門和民間社會一同攜手並進,共同商議這個攸關國家未來成敗的重大議題。

台教會表示,台灣與中國之間關係的論述繁多,但加以歸納主要可以分成3種模式,「兩岸為各自獨立的國家」、「台灣主權未定論」與「兩岸為分裂的國家」。每種模式好似對應不同的解決方法,然而放進國際情勢中又增加許多變數。

台教會指出,台、中關係目的的確認和應變,是台灣國家安危的第一條防線,建議蔡英文成立一個專屬台、中關係的智囊與應變小組,建構一個具有最終目標(獨立)、停損點(傾中程度)和多個應變腳本(牽涉國際關係)的整合性策略圖像,並做出應變策略。「所有的應變行動都必須以獨立建國為目的,並遠離中國併吞的設局與結構。」

台教會強調,這樣的特殊任務小組,必須結合國際法、外交和經濟等專業,針對中國或國際的行動,做出合乎目的性的應變策略,而不要深陷在中國羅織的九二共識陷阱中,寸步難行,並自綁於越收越緊的緊箍咒。

台教會的520政治建言全文如下:

直面政治難題,台灣得以新生──台灣教授協會520政治建言

2016年台灣經歷第三次政黨輪替。2000年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民進黨為台灣揭開了民主政體的歷史場景,然而也暴露了初掌政權的生疏和侷促。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中國國民黨以民主程序代換掉初次上台的民進黨。然而此次中國國民黨的重新執政卻弔詭地完成了台灣歷史的重要轉折:幫台灣人自我除魅於那個「永遠的執政黨」,一舉讓人民覺醒到中國國民黨的剩餘信用依存的是威權時代加權的幻影。這一階段,台灣人民以公民社會的自我強化熬過了這段歷史的鬧劇,將民進黨重新送上歷史的舞台。此役,民進黨拿回了執政權,卻也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擔負更重大的政治責任。

這一次,人民不再留戀威權遺緒,新時代的公民以全新的思維、當代的時空感以及民主的方法來選擇我們的執政者。民進黨的重新執政,已經沒有舊政治來襯托。她必須擺脫前兩個執政輪替的「民主過渡性格」,以一個更為成熟的民主格局來迎接她的任務。

然而這個「新」的民主格局,並非擺脫台灣歷史脈絡。而是去除了威權幻影,民進黨再無藉口被暗影綁縛,必須以新生的動力,面對歷史的是非曲折以及內政、外交的艱難局勢,坦然以對台灣公民的新期待和新願景。因此未來的任務將是:在內與外、過去與現在的境域中,以「正義」重新定位的座標中,找到台灣的新生力量。

信念,才是政治的核心

中國的進逼、國際局勢的詭譎多變、全球化的經濟壓力、內政的龐雜紛亂…。執政者如何面對?以何為依恃?我們認為著手政治事務,不是點名單式的展品羅列。政事雖然龐雜,然而政治卻不容慌亂。真誠的政治必須以「正義」和「同理」來架構政治座標,繁雜的內政、外交必須放在這個具有核心信念的座標軸,獲得她的意義,也得以被面對和解決。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我們把新政府最根本需要面對、最迫切需要處理的政事,分成四個領域如下:

(1)民主制憲

318太陽花運動所揭露出的重大訊息之一,就是台灣的政治動力和目前的憲法架構是相互扞格的。2016年中國國民黨的大敗顯示了台灣將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這是一個不可逆的歷史前進動力,新政府必須前瞻性地理解,並對法理和事實之間的距離進行政治改革。

即將執政的民進黨,曾經承諾一份憲改清單,新政府將如何兌現,各方矚目。憲法乃國家根本大法,經緯萬端,而台灣的特例受限於各種主、客觀複雜因素,改造誠屬不易。唯憲政改革不僅是政治工程,也是激發台灣人民共思願景,並透過民主程序達成共識的過程。台灣在險峻的國際政局中,該如何達到「制憲立國」的最終目標,仍需短、中、長程的各種戰略思考與對策,並有賴政府部門和民間社會一同攜手並進,共同商議這個攸關國家未來成敗的重大議題。

(2)轉型正義

台灣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卻仍欠缺實質轉型正義內涵,未真正落實民主文化根基之建構。長期以來,政治人物高唱民主避談實質正義,導致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等社會創傷被淺層化為金錢補償,社群成員無法相互坦承與深化溝通,如何得以建構民族國家?也無法建立深化民主的人本價值。

台灣社會是個只有政治受害者,卻無政治加害者的扭曲社會。歷任政府只談補償、不認賠償,以金錢彌補受害者,卻不肯追究加害者。如此鄉愿曲折,欠缺真心面對正義問題,縱容罪惡在刻意的遺忘中獰笑,無法讓創傷獲得新生的動力,這個社會註定在虛假的沙堆上建立脆弱的城堡,絕非國家長遠經營之道。正義是民主的立柱,以和諧為藉口的忽略,只會導致成員間的不信任,建構的是一個淺層民主的假象。

我們必須共同檢視當代台灣在歷史、空間、族群中存在的轉型正義問題,並借鏡德國、韓國等面對前共產或威權政體的處理政策,落實轉型正義的承諾 。

(3)世代正義

過去幾年,世代不正義與經濟傾中重創了台灣社會,台灣薪資成長緩慢,物價、房價過高,壓得人民喘不過氣來,導致青年人才嚴重外流,台灣的貧富差距,所得最高5%與最低的5%比例,在過去14年由32倍多暴增到96倍多,台灣面臨的內部社會經濟問題,簡言之就是「無產階級赤貧化、中產階級無產化、富有階級權貴化」。

政府施政,何以人民無感?究其實,就是因為涓滴經濟與分配政治出現問題。政黨財團坐地分贓,上層分食眾人貢獻的利益,中下階層連「肉糜」都成為奢望;思其因,台灣已經快速地朝向 「劫貧濟富」式的不公平制度發展。在過去經濟奇蹟的年代,台灣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能夠享受經濟成長果實的階層較廣。但現今為了追求帳面上的數字成績,政府刻意使資本及資源集中於大財團,導致經濟成長的成果為少數人所壟斷,而這些受惠於全民貢獻和公共政策者,卻不願意負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經常成為避稅大戶。

政府如此的拚經濟形式,讓少數人把持遊戲規則的制定,也導致漠視環境正義的結果。從高雄後勁到雲林麥寮,我們的環境治理幾乎瀕臨崩潰。如果再不將環境永續和經濟永續結合思考,我們終將家園毀於自己的雙手。值此之際,我們期待新政府在勞動正義、分配正義、環境正義與居住正義等四領域,積極改善落實世代正義。

(4)台、中關係

台灣與中國之間關係的論述繁多,但加以歸納主要可以分成三種模式:「兩岸為各自獨立的國家」、「台灣主權未定論」與「兩岸為分裂的國家」。每種模式好似對應不同的解決方法,然而放進國際情勢中又增加許多變數。

台/中關係牽動美、日、東協、歐盟關係,不僅關乎東亞區域和平,也影響世界局勢。由於台灣特有的歷史背景,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實際關乎對自由、民主等生活方式的認可。因此,台/中關係不僅牽涉國際關係,也連動台灣內部的社會、經濟層面,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萬端。總統作為國家領導人有責任與義務集合國人智慧,準確判斷時局,在各種國際組織平台間,創造國家的最大利益。

建議蔡英文總統成立一個專屬台、中關係的智囊與應變小組。台、中關係目的之確認和應變,是台灣國家安危的第一條防線,必須建構一個具有最終目標(獨立)、停損點(傾中程度)和多個應變腳本(牽涉國際關係)的整合性策略圖像。任何台、中之間或國際之間的變動,都必須放在這個整合性圖像中加以衡量,並做出應變策略。所有的應變行動都必須以獨立建國為目的,並遠離中國併吞的設局與結構。這樣的特殊任務小組,必須結合國際法、外交和經濟等專業,針對中國或國際的行動,做出合乎目的性的應變策略,而不要深陷在中國羅織的九二共識陷阱中,寸步難行,並自綁於越收越緊的緊箍咒。2016/05/18

相關新聞
政治外交
賴總統接見英國商業暨貿易部副大臣艾禮遜  盼共創造印太經貿新格局
tsl67888 6 月 30,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為晉任將官授階  期建立有效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可恃戰力
tsl67888 6 月 30, 2025
政治外交 財經稅務
台英簽署三項領域協議 提升雙邊貿易夥伴關係 為雙邊合作翻開新篇章
tsl67888 6 月 30, 2025
政治外交 財經稅務
台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三項支柱協議 外交部:新的合作里程碑
tsl67888 6 月 30, 2025
政治外交
外交部公布2025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正備取名單 並個別通知
tsl67888 6 月 30,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談「憲政體制」:有責任維護憲法五權分立 盼憲政機關回歸正軌
tsl67888 6 月 29, 2025
政治外交 財經稅務
台美對等關稅第二輪實體磋商於華府進行兩天  目前已取得建設性進展
tsl67888 6 月 29,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贈勳日台交流協會前會長大橋光夫  表彰其推動台日交流卓越貢獻
tsl67888 6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蕭副總統接見大橋光夫 盼續在友好基礎上攜手合作 推進共同關切議題
tsl67888 6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潘孟安率大法官被提名人拜會立法院長 韓國瑜:祝福審查結果順利過關
tsl67888 6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中共駐捷克人員蓄意攻擊蕭副總統車隊  陸委會強烈譴責並要中方道歉
tsl67888 6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出席三軍八校院聯合畢業典禮 勉畢業生成守護家園最堅定力量
tsl67888 6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會議 賴總統籲發揮全民防衛最大力量
tsl67888 6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蕭副總統接見小林鷹之眾議員 盼加強合作 建構區域和平穩定堅實力量
tsl67888 6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考察花蓮地區交通建設 交通部:近年投入2,306億元
tsl67888 6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接見日眾議員小林鷹之 盼深化夥伴關係 確保區域安全穩定發展
tsl67888 6 月 25, 2025
政治外交
英國政府發布「國家安全戰略」關切台海和平與穩定 外交部:誠摯歡迎
tsl67888 6 月 25, 2025
政治外交
GCTF十週年第3場論壇  34國專家齊聚台北共商人道援助與社會韌性
tsl67888 6 月 25, 2025
政治外交
日本前經濟安全主管大臣小林鷹之一行訪台 將就相關議題與我交換意見
tsl67888 6 月 25, 2025
政治外交
顧立雄接見日本眾議院議員小林鷹之  交流印太戰略及台日關係等議題
tsl67888 6 月 25,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談「團結」 列舉台灣團結成就 籲讓團結成為國家最堅實的防線
tsl67888 6 月 24, 2025
政治外交
林佳龍接見前聯合國防減災事務特別代表 就全球防減災等議題交換意見
tsl67888 6 月 24,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汶萊政府宣布 即日起持我國6個月以上效期護照者可免簽證入境14日
tsl67888 6 月 24, 2025
政治外交
林昶佐等駐外大使及新任行政院、考試院政務人員宣誓  賴總統逐一致意
tsl67888 6 月 23, 2025
政治外交
蕭副總統接見前聯合國防減災事務特別代表  盼攜手強化國家整體韌性
tsl67888 6 月 23,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談「國家」 強調台灣主體性 盼團結人民共守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
tsl67888 6 月 22,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將啟動「團結國家十講」  首場明晚在國際扶輪社談說「國家」
tsl67888 6 月 21, 2025
政治外交
消防署30周年署慶 賴總統盼零重大傷亡 強化台灣「全社會防衛韌性」
tsl67888 6 月 20, 2025
政治外交
蕭副總統接受美國播客節目專訪 回應外交、國防、區域安全…等議題
tsl67888 6 月 20, 2025
政治外交
林佳龍出席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華誕慶祝晚會 感謝英國持續支持台灣
tsl67888 6 月 20, 2025

聯絡我們

累計瀏覽人次: 40
  • 電話:07-397-5887
  • 傳真:07-397-7885
  • 電郵:chn6788@yahoo.com.tw
  • 地址:80772 高雄市三民區黃興路399巷2號
本站內容皆有所本,無色腥羶,歡迎轉載 | 公義時報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