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公義
  • 網站連結
  • 公益看板
  • 聯絡公義
  • 首頁
  • 賴總統在國安高層會議提五大國安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 籲國人團結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新聞分類
  • Uncategorized
  • 鐘  聲
  • 國際要聞
  • 政治外交
  • 地方綜合
  • 財經稅務
  • 生活休閒
  • 學者觀點
  • 專家看法
  • 公義廣場
  • 美哉台灣
    • 語言文化
  • 圖畫天地
  • 文教體育
  • 人物側寫
  • 警民之間
  • 主編精選
服務專線
政治外交

賴總統在國安高層會議提五大國安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 籲國人團結

3 月 13, 2025

【記者蕭國華/台北】賴清德總統今(13)日午間召開國家安全高層會議,並於會後主持記者會,分別針對臺灣當前所面對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包括中國對國家主權之威脅、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之威脅、藉兩岸交流對臺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以及藉「融合發展」吸引臺商、臺青之威脅,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

賴總統強調,面對日益嚴峻的威脅,政府不會停止努力,全力確保國家主權不受侵害,也期盼全體國民團結抵抗分化。他期許國人一起:提高媒體識讀能力;參與、組織公民教育活動;即時揭露各種協力統戰的行為;以及拒絕參加所有犧牲國家利益的活動。只要每個國民都在國家的繁榮和安全目標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齊心合作,沒有甚麼可以擊倒我們。

賴總統致詞內容為:

最近,在許多場合,不少國人向我表達同樣的憂慮。他們看到,有現役、退役軍人被中國收買,出賣情報,甚至組建武裝力量,計畫傷害自己的國家和國人;有藝文工作者,為了個人事業上的利益,不惜配合北京的指令,說自己的國家不是國家。他們也看到,中國官媒用來挑弄臺灣內部對立的訊息,總是很快的被特定管道傳播。有人甚至以協助中國官媒錄製統戰節目為業,散播民主無用、疑美疑軍,操弄分化和對立。很多人憂心,我們的國家,還有得來不易的自由和民主,共同打造的繁榮進步,將因為這些統戰操弄,一點一滴的流失。

誠如知名戰略學者葛宣尼克(Kerry K. Gershaneck)對中國統戰作為的分析,他說:「中國是透過顛覆、滲透、收購媒體、發動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來分裂和征服我們。」,他們的企圖是,在我們的社會中,種下不和的種子,讓我們忙於內部矛盾,而忽略來自外部的真正威脅。

數十年來,中國併吞臺灣、消滅中華民國的野心,沒有一天改變過,不僅持續文攻武嚇,對臺灣社會的統戰滲透也愈來愈嚴重。從2005年,中國頒布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把武力併吞臺灣視為國家任務,到去年6月,更發布所謂的「懲獨22條」,將所有不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所有人,都視為「懲戒」對象,作為傷害臺灣人民的藉口。最近更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在在顯示出中國對臺灣主權日益迫切的威脅。

過去這段期間,中國更利用民主臺灣的自由與多元開放,吸收黑道、媒體、名嘴、政黨乃至於現、退役軍警,在我們的內部進行分化、破壞、顛覆等活動。

根據國安局報告,去(2024)年因共諜案起訴人數共64人,是2021年的三倍之多;其中統促黨、復康聯盟黨、臺灣軍政府等為中國發展叛國組織,佈建武裝力量的案例,在民主自由社會令人匪夷所思,但卻真真實實存在當前臺灣社會。

中國更處心積慮對國軍進行滲透及間諜活動,去年涉及共諜案遭起訴的現役及退役軍人分別為28人(43%)及15人(23%),合計占共諜案比例高達66%。

我們更警覺到,中國近來藉由廣泛核發中國護照、利誘我國人申辦中國「居住證」、「定居證」、「身分證」等,企圖讓臺灣人混淆自己的國家認同。

中國也將兩岸交流視為對臺統戰的管道,在臺灣內部區隔敵我,分化臺灣內部,削弱敵我意識,並意圖架空政府公權力,塑造中國已經在臺灣「治理」的假象,藉此擴大對臺灣內部的影響力。

我們也注意到,中國持續擴大對臺灣的融合發展策略,採取各種手段,要求、脅迫臺商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利誘臺灣青年赴中國發展,且不擇手段覬覦臺灣人才、竊取關鍵技術,影響臺灣的經濟安全,也大幅升高臺灣青年赴中國的風險。

這樣的中國,已是我國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我們沒有選擇,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為,這也是我今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的目的。是我們該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強化我們的民主韌性與國家安全,保護我們珍視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以下,我將針對臺灣當前所面對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以及十七項的因應策略,向大家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在因應中國對國家主權之威脅方面

有主權,才有國家;有臺灣,才有中華民國。正如我在去年520就職演說及雙十國慶談話所指出,自1996年臺灣第一位民選總統宣示就職以來,已經向國際社會傳達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國人及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為中華民國、臺灣或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必須由2,300萬臺灣人民決定;這就是我們要捍衛的現狀。

臺灣社會最大共識,就是捍衛民主、維護主權,以及守護我們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堅決反對臺灣被中國所併吞。

策略一,請國安會、國防部及行政團隊要全力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展現全國上下一致反對中國併吞臺灣的全民共識與堅定決心。

策略二,請國安會、外交部擬定行動計畫,透過與友盟國家的合作,向全世界宣達我們反對中國併吞臺灣的國家意志與社會共識,反制中國意圖在國際社會消滅臺灣、矮化臺灣主權的野心作為。

第二,在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與檢調司法機關共同協力,處理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犯罪之刑事案件。未來現役軍人觸犯陸海空軍刑法之軍事犯罪案件,將交由軍事法院審判。

策略二, 進行相關配套改革,包括訂定「軍法官人事條例」及軍事法院、軍事檢察署組織法等,將在完成全部規劃及討論定案後,由國防部向社會作完整說明及溝通,讓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能被社會信任及充分支持。

策略三,為有效遏制現役及退役軍人各種嚴重打擊國軍士氣的爭議言行,國防部須研擬在陸海空軍刑法增訂「對敵人效忠表示」之處罰,並修正對於領取退除給與人員之相關規範,以有效維護軍隊的紀律。

第三,在因應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 請內政部、陸委會等相關機關就國人同胞申請中國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證件,包括:護照、身分證、定居證、居住證等,持續進行必要的清查及管理,尤其是對國家有忠誠義務的軍公教人員,以嚴防並遏制中國藉「融合發展」為名,進一步採取試圖扭曲我國人對國家認同的統戰操作。

策略二,對中國人士及港澳人士歸化及融入臺灣社會,在兼顧臺灣社會發展及個人權益下,須有更多國安考量:

原籍中國人士申請來臺定居,應確實依照我國法律放棄中國戶籍與護照,不能兼具雙重身分。

有關香港及澳門人士申請來臺定居、居留等相關制度,將增列長期居留規定,以符合實際需要。

第四,在因應中國藉兩岸交流對臺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鑑於赴中國旅行的風險愈來愈高, 113年元旦迄今,陸委會接獲通報之國人赴中失聯、遭留置、盤查或關押者合計71人;未通報之數字可能數倍於此,其中有3名年長的一貫道親從去年12月被拘捕,迄今未獲釋,相關機關要提高國人赴中國旅遊風險意識,持續加強公眾溝通,並落實各種登錄制度,以減少赴中國旅行的可能意外及風險。

策略二,應落實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赴中國交流的揭露制度,從行政官員到民意代表,從立法委員到村里長,皆應將交流資訊公開化、透明化,以向國民負責。內政部也應建立宗教團體等公益組織赴中國交流之揭露制度,以防杜中國的干預與統戰。

策略三,對中國人士來臺交流進行風險管理:

中國人士來臺之審查及許可,應以進行正常兩岸交流,以及對等尊嚴的官方互動為範圍,並應將兩岸情勢變化等相關因素納入考量。

應嚴格限制具有統戰背景的中國人士來臺,以及禁止中國人士來臺進行具統戰性質之活動。

策略四,兩岸交流要避免受中國政治干預及衍生國安風險。包括宗教、文化、學術、教育等交流案件之審查及管理,應本於「去政治化」、「去風險化」之原則,讓民間交流盡量單純化,符合推動健康有序交流的初衷。

策略五,為遏制中國藉文化統戰削弱臺灣主體性,行政院應研擬提升本土文化產業競爭力方案,加強輔導及獎勵國內影視及文創產業深化民主文化創作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並鼓勵對臺灣本土歷史文化的研究。

策略六,強化影藝從業人員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主管機關應提供影藝人員在中國發展之言行應注意事項,並明確涉及危害國家尊嚴相關言行之查處範圍,以避免中國施壓我影藝人員表態或作出危害國家尊嚴之言行。

策略七,相關主管機關應採取積極有效作為,防止中國透過網路、應用程式、AI等工具,對臺灣進行認知作戰及危害資安。

策略八,為落實以上各項措施,請各主管機關應全面檢視現行相關行政命令、措施、解釋令等,完備相關執法規定;若仍有不足,應強化國安法制進一步提出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兩岸關係條例、港澳條例、資通安全管理法等之修正案,並加強社會溝通,盡速落實。

第五,因應中國藉「融合發展」吸引臺商、臺青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請國安會會同行政部門,基於「臺灣優先」及「立足臺灣、佈局全球」之經貿戰略,就臺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進行策略性的結構調整;並本於「強本固臺、風險管理」原則,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以強化經濟安全,有力應對中國對臺經貿統戰及經濟脅迫。

策略二,請教育部會同陸委會、經濟部等相關機關,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以及對兩岸交流應有的認知,同時也要廣泛宣導國內青年就業創業的各種機制,提供充分資訊及協助,讓青年學子對國家願景更有信心,更積極投入建設及發展臺灣的行列。

各位國人同胞,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八十週年,歷史告訴我們,任何威權的侵略併吞,終將以失敗告終,而守護自由,戰勝極權侵略的不二之道,就是團結。

面對日益嚴峻的威脅,政府不會停止努力,全力確保國家主權不受侵害,確保兩千三百萬人民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永續如常。但只憑政府的力量尚有不足,我們更需要全體國民的共同警覺和行動。

每一位國民都是守護民主自由的第一線,我們可以一起這樣做:第一、提高媒體識讀能力,不傳播、不轉發中國官宣的統戰資訊;第二、參與、組織公民教育活動,增強對統戰的認識,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第三、即時揭露各種協力統戰的行為,讓所有惡意企圖寸步難行;第四、拒絕參加所有犧牲國家利益的活動。

每個人的警覺與行動,就是對抗統戰滲透最堅強的防線。只有團結,才能抵抗分化,只要每個國民都在國家的繁榮和安全的目標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齊心合作,沒有什麼可以擊倒我們。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等也出席這次記者會。2025/03/13

相關新聞
政治外交
賴總統接見美參院軍委會主席維克訪問團 強調提升國防戰力深化夥伴關係
tsl67888 8 月 29, 2025
政治外交
蕭副總統出席國家祈禱早餐會 祈願臺灣仍能凝聚力量 展現民主珍貴價值
tsl67888 8 月 29, 2025
政治外交
美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率團訪台 外交部:展現對台灣堅定支持
tsl67888 8 月 29, 2025
政治外交
日本防衛大臣與英國防大臣聯合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外交部感謝支持
tsl67888 8 月 29, 2025
政治外交
政院公布臺美關稅談判雙方會面照片 嚴正駁斥不實指控強烈譴責造謠行徑
tsl67888 8 月 29, 2025
政治外交
APPU開幕 賴總統盼以維護區域和平決心 強化合作 共促亞太和平與繁榮
tsl67888 8 月 28, 2025
政治外交
卓揆感謝劉鏡清等4首長的貢獻 勉團隊再接再厲、持續推動福國利民工作
tsl67888 8 月 28, 2025
政治外交
出席「創業綻放計畫」啟動記者會 卓揆:投資新創就是投資台灣的新未來
tsl67888 8 月 28, 2025
政治外交
115年挹注地方財源歷史新高 卓揆:以「均衡台灣」為首要考量協助縣市
tsl67888 8 月 28, 2025
政治外交
支持相伴 卓揆:從校園生活、升學進修、生涯發展推動支持方案守護青年
tsl67888 8 月 28, 2025
政治外交
九三軍人節擴大敬軍活動下週登場  政院感謝民間業者及各部會踴躍參與
tsl67888 8 月 28, 2025
政治外交
主持政院永續會 鄭麗君:持續精進六大部門減碳計畫 驅動整體淨零轉型
tsl67888 8 月 28,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接見IPAC訪團 強調將續提升國防實力 與民主國家共守民主、和平
tsl67888 8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 期善用新興科技 鞏固國安與自由民主永續發展
tsl67888 8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回應國人的多方期待 AI行動內閣2.0 調整隊形 加速行動讓施政更加有感
tsl67888 8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攜手全球打擊人口販運 內政部:共同深化交流 期許台灣能成為國際典範
tsl67888 8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吳志中午宴歡迎「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訪問團 感謝對台灣的強勁支持
tsl67888 8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吐瓦魯國國會議長伊塔雷理伉儷訪問台灣 將晉見賴總統並出席APPU年會
tsl67888 8 月 27, 2025
政治外交
出席亞洲動物保護大會  賴總統:將續精進政策 拓展與動保領域國際合作
tsl67888 8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前進指揮所:企業捐款可依相關法規適用免稅 台南嘉義修繕進度持續加快
tsl67888 8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美跨黨派國會議員譴責中國片面啟用W121航路 並籲ICAO邀我參加會議
tsl67888 8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法國參議員羅夫齊率法屬玻里尼西亞政要組團來台訪問 吳志中設晚宴歡迎
tsl67888 8 月 26,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接見「第49屆全國10大傑出農業專家」 盼強化台灣農業體質與韌性
tsl67888 8 月 25, 2025
政治外交
《軍人待遇條例》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未編預算 國防部:依政院指導辦理
tsl67888 8 月 25, 2025
政治外交
因應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賴總統:續推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tsl67888 8 月 23,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賴清德總統南下七股、將軍視察 災後訪查率近百分百弱勢修繕簽約逾八成
tsl67888 8 月 23, 2025
政治外交
「核三重新啟動」公民投票案、7個立法委員罷免案開票結果 全數不通過
tsl67888 8 月 23, 2025
政治外交
吳志中接受《解放報》專訪:中國從內部滲透台灣 我以三大支柱捍衛民主
tsl67888 8 月 23,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 期勉秉持忠義軍風 守護自由民主的日常生活
tsl67888 8 月 22, 2025
生活休閒 政治外交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賴總統與漁業業者座談 盼聽取大家意見確實解決問題
tsl67888 8 月 22, 2025

聯絡我們

累計瀏覽人次: 44
  • 電話:07-397-5887
  • 傳真:07-397-7885
  • 電郵:chn6788@yahoo.com.tw
  • 地址:80772 高雄市三民區黃興路399巷2號
本站內容皆有所本,無色腥羶,歡迎轉載 | 公義時報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