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公義
  • 網站連結
  • 公益看板
  • 聯絡公義
  • 首頁
  • 「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 賴總統與隨團記者茶敘 分享外交成果及心得
2025 年 6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 5 月    
新聞分類
  • Uncategorized
  • 鐘  聲
  • 國際要聞
  • 政治外交
  • 地方綜合
  • 財經稅務
  • 生活休閒
  • 學者觀點
  • 專家看法
  • 公義廣場
  • 美哉台灣
    • 語言文化
  • 圖畫天地
  • 文教體育
  • 人物側寫
  • 警民之間
  • 主編精選
服務專線
政治外交

「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 賴總統與隨團記者茶敘 分享外交成果及心得

12 月 6, 2024

【記者蕭國華/台北】賴清德總統「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之旅,於帛琉當地時間6日午間(臺北時間同日上午)與隨團記者茶敘,說明此次出訪成果,並針對兩岸關係、美中臺關係、國際局勢、全社會防衛韌性等議題,回應隨團記者提問。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這是他在520上任後第一次出訪友邦,時間過得很快。稍晚,「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之旅即將啟程回國,結束7天6夜的訪問行程。他要感謝外交部同仁完備的協調工作,讓府方與各友邦間的聯繫有效而順暢。

賴總統也感謝媒體朋友們共襄盛舉、全力投入,讓此次訪問更加順利,也讓全體國人更了解他這次率團出訪的重要意義。這幾天,媒體朋友們非常辛苦,有人感冒、發燒,還有人受傷,大家連續幾晚燈火通明、不眠不休,甚至連續40個小時沒有上床休息,令人欽佩。他要對媒體朋友的認真投入表示肯定,並與大家相約明年再一起出訪友邦。

賴總統提到,今天早上,美國加州發生規模7.0的強震,他已請相關單位隨時注意災情發展,提供包括救難、人道協助等必要協助,並期盼居民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接著,賴總統在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此次出訪除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外,他也特別感受到天佑臺灣,讓這次的出訪能夠異常順利。如同大家所一起經歷過的,我們這一次出訪包括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吐瓦魯國,以及帛琉共和國等三個友邦,並過境美國夏威夷跟關島。一路上感受到國際友人對臺灣的熱烈支持,他非常感動。無論是在友邦接受熱情款待;或是在過境夏威夷州時,代表臺灣人民接受夏州議會呈贈的美國國旗及夏州州旗;或是在關島總督官邸演唱兩國國歌,及在關島議會接受友好決議文等;此行他也跟美國不同黨派的好朋友通話、視訊,都代表臺灣與這些國家、國際友人深厚的情誼,我們的關係堅若磐石。

賴總統認為,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人口多少、土地大小,或軍備是否強盛,而是與其文明程度相關。越文明的國家,越重視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也會重視如何照顧人民,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我們參訪的三個國家、過境的兩個地點,都有這些文明指標。雖然是在不同的國家,一樣都有民主信念;雖然是不同的時區,也同樣有自由的空氣。民主自由是臺灣與世界交朋友的共同信念。所謂的「突破」,他認為是在面對極權主義擴張的時候,所有理念相近的國家和地區更加團結合作,彼此站得更近、手握得更緊,是為了維護印太地區的民主和平繁榮所呈現的結果。

另外被詢及此行在過境外交上見證臺美關係進展的成果,是否擔心中國在外交、軍事上若有進一步行動應如何應對之議題。賴總統表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也是世界的臺灣。臺灣人有權利,也應該更積極投入世界、貢獻世界。國際社會中有更多的交流、理解和合作,都應予以肯定,而不是被極權國家視為挑釁的藉口。至於中國近期在印太區域,包括在臺海的單邊行為,賴總統表示,國安單位和國軍都有掌握,也做最好準備以確保國家安全。賴總統再次強調,確保臺海和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高度共識,中國作為區域的一員,對區域和平穩定也要負相對責任,期盼中國能回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上,共同為區域和平發展盡一份心力。

針對總統過境夏威夷時參訪急難管理署,對於臺灣加強全社會防衛韌性上是否有新的看法或啟發。賴總統回應,很高興在夏威夷時參訪急難管理署,收穫良多,他也邀請該署來臺,並獲允諾,期盼未來能與臺灣進行更多交流合作,讓臺灣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得更周延。事實上,夏州急難管理署一直與臺灣防救災單位合作,分享防救災經驗,強調落實平時災防意識與訓練。當災害來臨時要先自助、互助,這與臺灣目前推動的全社會防衛韌性方向一致。該單位也曾經到南投救災中心參與訓練,彼此有合作經驗,相信未來合作定會更加密切。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外交部長林佳龍、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發言人郭雅慧等都陪同賴總統出席這場茶敘,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衛生福利部次長林靜儀及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黎倩儀等也在座。2024/12/06

相關新聞
政治外交
蕭副總統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專訪 回應對歐洲國家之期望等議題
tsl67888 6 月 19, 2025
政治外交
對於哈薩克等國妄稱「台灣是中國領土」等不實謬論  外交部嚴厲譴責
tsl67888 6 月 19, 2025
生活休閒 政治外交
以伊衝突持續升溫 我駐外館處持續協助在以色列與伊朗滯留國人離境
tsl67888 6 月 19, 2025
生活休閒 政治外交
菲律賓政府宣布:持有我國護照者 7月1日起可免簽證入境停留14日
tsl67888 6 月 19, 2025
政治外交
主持推動轉型正義會報 卓揆:政府、民間合作 推動各項轉型正義任務
tsl67888 6 月 19,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國際情勢緊張 卓揆指示各部會持續關注 確保國家安全及民生物價穩定
tsl67888 6 月 19, 2025
政治外交
前瞻5期計畫續推道路、下水道建設等重要工作 內政部:回應民眾期待
tsl67888 6 月 19, 2025
政治外交
G7領袖峰會主席總結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外交部:歡迎與感謝
tsl67888 6 月 18, 2025
政治外交
國安簡報告吹 總統府:感謝國民黨善意回應 願盡最大善意搭溝通平台
tsl67888 6 月 17,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接見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 勉以服務推動外交 讓世界看見台灣力量
tsl67888 6 月 17, 2025
政治外交 財經稅務
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 台灣在全球69個受評比國家中 排名第6名
tsl67888 6 月 17, 2025
政治外交
賴總統接見美聯邦眾院國會台灣連線訪團 盼續深化交流 強化雙向合作
tsl67888 6 月 16, 2025
政治外交
蕭副總統接見美聯邦眾院國會台灣連線訪團 感謝長期支持台美夥伴關係
tsl67888 6 月 16, 2025
生活休閒 政治外交
賴總統出席臺大醫院130年院慶 感謝引領醫療進步 盼共打造健康台灣
tsl67888 6 月 16, 2025
政治外交
美聯邦眾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貝拉率團訪台  以行動力挺台灣
tsl67888 6 月 16, 2025
政治外交
林佳龍頒「睦誼外交獎章」予法國前參議員葛托蘭 表彰他堅定支持台灣
tsl67888 6 月 16, 2025
政治外交
林佳龍出席「菲律賓獨立127週年」國慶酒會 盼續合作促進和平繁榮
tsl67888 6 月 14, 2025
政治外交
陳明祺擔任「全球安全論壇」座談與談人  闡述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
tsl67888 6 月 14,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賴總統視導反恐訓練中心 勉同仁精實訓練 捍衛社會治安確保國人安全
tsl67888 6 月 13,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故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幕 賴總統邀國人看展並期讓世界看見
tsl67888 6 月 13, 2025
政治外交
來自美歐亞太等12國國際記者實地見證 肯定台灣全球貢獻與夥伴價值
tsl67888 6 月 13,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傾聽族群心聲  原民會續辦《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第2場座談
tsl67888 6 月 13,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賴總統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訪團 期在各領域打造更緊密夥伴關係
tsl67888 6 月 12,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出席警察節慶祝大會 賴總統強調掃黑打詐絕不退讓 提醒注意執勤安全
tsl67888 6 月 12, 2025
政治外交
日本首相與芬蘭總統聯合聲明 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外交部:感謝
tsl67888 6 月 12, 2025
政治外交
印度航空發生事故 外交部隨即向印方表達我國政府及人民的哀悼與慰問
tsl67888 6 月 12, 2025
政治外交
對國軍加薪 卓揆:行政、立法共同全面照顧國軍 提升國防安全與韌性
tsl67888 6 月 12,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主持毒品防制會報 卓揆:加強查緝新興毒品 公私部門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tsl67888 6 月 12, 2025
政治外交 生活休閒
卓揆肯定「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成效 指示強化聯防體系 有效遏止犯罪
tsl67888 6 月 12, 2025
政治外交
陸委會籲馬英九從事兩岸交流應守對等尊嚴  勿淪為中共對台統戰樣板
tsl67888 6 月 11, 2025

聯絡我們

累計瀏覽人次: 37
  • 電話:07-397-5887
  • 傳真:07-397-7885
  • 電郵:chn6788@yahoo.com.tw
  • 地址:80772 高雄市三民區黃興路399巷2號
本站內容皆有所本,無色腥羶,歡迎轉載 | 公義時報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